第 85 章
将火堿取回來後, 謝虞琛就把發酵好的杜仲葉倒了一部分進去。做完這些,他簡單吩咐了其餘人幾句,然後便起身出了實驗室門。
謝虞琛身邊的幾個小吏跟着他泡在實驗室這麽些天, 也學到了不少東西。起碼知道謝虞琛所做的這一切, 都是為了将葉片中間的白絲給提煉出來。
其中一人看着瓶中的杜仲碎片随着攪拌在火堿液中起伏, 猶猶豫豫地向同伴提議道:“要不要試試把堿液放在火上加熱?”
“可謝郎沒吩咐我們要加熱。”
“可謝郎也沒說不行。他那天還鼓勵咱們要大膽嘗試呢。”
“要不試試?萬一可行呢?”
見幾人觀點向左,場面一度陷入僵持。最開始提議用高溫加熱的那人一咬牙一跺腳, 自己從原有的溶液中取了一半出來, 在旁邊架起一個小爐,一邊加熱,一邊攪拌。
謝虞琛進門就看到實驗室裏多了一個小火爐。屋裏的人也泾渭分明地分成兩撥,一半圍着他走之前放進堿液裏的杜仲葉,另一邊則在新出現的那個小火爐旁邊。
“嗯?”謝虞琛湊近去看了一眼爐子上的器皿, 對旁邊用木棍攪拌堿液的年輕人問道:“怎麽想起加熱堿液了?”
感覺謝虞琛好像不反感自己的自作主張, 男人鼓起勇氣解釋道:“下官之前在染坊, 見過裏面的匠人制作靛青色的染料染布。他們把蘭草放在水裏煮, 過了一陣兒之後,草裏的藍色便融到了水裏……”
“下官便想着, 膠絲是不是和制取染料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都是從葉子裏往出提煉東西,便取了一部分杜仲葉加熱。”
聽完男人的解釋,謝虞琛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好像是有點道理哦。
“既然如此, 那你便試試吧。若是成了,我就替你去問關大人要一份賞賜去。”
“多謝郎君!”男人放下手裏的木棍, 興奮地開口。
“做你的事去吧。”謝虞琛吩咐了一句,又将目光轉向其餘衆人, 強調道:“在實驗室裏,你們不必把我當成你們的上司,不管誰有什麽想法,都可以大膽嘗試。”
不管心裏是不是這麽想的,但表面上衆人都連連稱是,表示自己明白謝虞琛的意思。
過了大約一個時辰,浸煮杜仲葉的那個小吏興沖沖地跑過來,一臉激動地沖着屋外喊道:“成了!成了!加熱堿液真的管用!”
不只是謝虞琛,實驗室的所有人聽到男人的喊話後,都立馬放下自己手中的活計,跑到了爐子旁邊。
經過流水反複的沖洗,膠絲逐漸被提煉出來,然後就是幹燥和稱重。
被十來雙眼睛直直地盯着自己手中的稱杆,周喬有些緊張地吞了吞口水,一點一點移動着木杆另一邊的秤錘,直到兩邊保持平衡。
“有多重?”旁邊的人着急地問道。
“差一點半兩。”男人手裏捧着裝着杜仲膠的銅盤,遞到謝虞琛面前。他神情喜悅,但動作卻是小心翼翼的。
因為制取的方法簡陋,所以提煉出來的杜仲膠還帶着一點褐色的雜質,但這已經不影響後續杜仲膠的使用了。
謝虞琛大致估算了一下這點成品和原料的比例,發現經過杜仲葉經過火堿溶液高溫浸煮後,提取的效率确實有顯著變高。
之後大規模提煉杜仲膠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個方法,先把杜仲葉堆到發酵池中發酵完畢,然後再将其放到火堿溶液中進行高溫浸煮。這樣一來,便能有效地減少膠絲被浪費。
而且先經過一道發酵的流程再浸泡堿液,對于火堿的需求量只有堿浸法的十分之一不到。即使将這部分的堿液排放出去,對環境的影響也比較小。
廢棄的溶液謝虞琛想想辦法,說不定還能進行回收,二次利用什麽的。
現在大致的方法是有了。但具體的操作,比如火堿溶液的配比、浸煮的時間、水的溫度等等,這些還是要再經過試驗,才能得到一個确定的結果。将來開始生産杜仲膠的時候,匠人們也好有一個操作标準。
謝虞琛将自己的計劃告訴衆人,讓大家之後的幾天時間就按照這個方法進行更加細致的實驗。至于今天嘛……
“大家今天就先休息一日吧。連着在這兒熬了幾天,想必都累了,今天早點回去,好好睡上一覺。”謝虞琛笑着說道。
這段時間,衆人确實是實打實地在實驗室連着泡了幾日,不管是精神還是身體都已經十分疲倦。但此刻人們都沉浸在了實驗成功的喜悅中,哪裏願意聽謝虞琛的話回家休息。
況且就在幾分鐘前,他們親眼看到自己的同僚做出了成績。其他人現在都恨不得立馬紮進實驗室再做幾場實驗,于是都紛紛開口道:“謝郎和幾位郎君們先回去罷!我這兒還有沒做完的實驗呢,等我做完了再走。”
“既然周喬和你都不走,那我也不走了,又不是單你有事做。”
“你這厮,我是實驗沒做完,你又沒事可做,留在這裏還要多點盞燈。”
“我不管,反正我不走。”
眼看衆人就要因為誰走誰留的問題吵起來了,謝虞琛趕緊站出來,緩和氣氛道:“罷了罷了。誰要是願意留就留下來吧。幾盞油燈的燈火錢我還是出得起的。”
最後,只有謝虞琛一個人哭笑不得地離開了實驗室。其餘的幾人也不知道是打了雞血還是怎的,頗有一種今天就要把各項數據都試驗出個結果來的架勢。
不過這樣也好,早一天研究出結果來,杜仲膠的生産就可以早一點提上日程。
只是辛苦了在實驗室的這幾個人。
實驗的結果必須大量的數據作為支撐。只有經過不同濃度、溫度,反複地的實驗,一次次地比較,最終才能得到效率最高的提取方法。這些都是實實在在辛苦活,沒有半點捷徑可走。
謝虞琛想了想,發現自己也沒什麽能幫得上忙的。他心道:“不如把幾人的工錢都提高一倍,再到關泰初那裏,看能不能給這些人升個職位什麽的。”
現在發酵池那邊已經堆進去了第一批杜仲葉。為了提高分解效率,謝虞琛還專門安排了幾個人負責錘搗和切割杜仲樹葉。若是進行得順利,想來再過兩三日,便能正式開始提煉杜仲膠了。
回到住處後,謝虞琛沒有休息,而是徑直去書房翻出了自己前段時間畫的幾張圖紙。這些都是他在榆林的時候,根據自己記憶裏已知的一些東西畫出來的。
謝虞琛本來就不是專業人士,圖紙上的大部分內容都是他之前磨煉演技的時候,為了研究人物,看過的那些雜書裏的內容。
也虧得是謝虞琛這個人自小就好奇心重,什麽植物、機械、化學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他都了解了不少,在加上記性也不差,才能記住這麽多知識。
但饒是如此,圖紙上的內容也都是他慢慢琢磨和完善了幾天後才畫出個大致。
就拿杜仲膠和筒車這兩樣東西來說,相關的原理謝虞琛雖然知道,但在細節上卻是一片模糊的。不然他也不需要實驗室的人們夜以繼日地實驗,只為得到一個準确的數字;徐三也沒有存在的必要性。
謝虞琛一邊看圖紙,思考這裏面哪些是能排得上用場的,另一邊則一心二用地展望起了未來——
等到杜仲膠提煉出來後,除了能制鞋墊、做成膠圈密封瓶子,還能用來幹嘛?
因為杜仲膠提取難度大,産量低的問題,提取杜仲膠的成本遠高于普通的橡膠。因此在後世,杜仲膠的使用範圍沒有橡膠那麽廣泛,世上也少有人知道杜仲膠這種東西。
不過作為天然橡膠的一種,杜仲膠也有很多其它橡膠材料所不具備的優勢。譬如因為耐水性和耐寒性強,杜仲膠可以用在海底和地下電纜以及飛機上;還可以作為牙套和補牙用的填充材料。
不過在這個年代,這些高大上的用途他還是想想算了。科技水平也不支持謝虞琛提取到純度那麽高,還是讓杜仲膠老老實實的做一些基礎工作吧。
***
實驗室提煉出來的杜仲膠看起來就是軟軟地一團,非常容易變形,只要輕輕一碰,就變成了其它形狀。
人們按照謝虞琛的方法,将提煉出的杜仲膠貯存在了水中。
現在只等徐三把謝虞琛圖紙上的模子給刻出來,他們便能将其加熱澆到模具中。等到杜仲膠凝固後,便能得到想要的形狀。
制作一雙鞋底用到的杜仲膠量不少,周喬幾人在實驗室裏忙活了好幾天,才勉強攢夠做一雙鞋子的量。
正式澆模的那天,謝虞琛正好去了發酵池查看池子裏杜仲樹葉發酵的情況。
周喬跑過來的時候,謝虞琛正蹲在河邊彎下腰來洗手。他剛剛用手撚了一下杜仲樹葉檢查發酵情況,手上沾了不少腐殖質,若是不能及時清洗幹淨,手上怕是連着好幾日都是那股味兒。
“謝郎,杜仲膠的鞋底已經能脫模了!”周二郎在岸邊對謝虞琛喊道,語氣中是掩蓋不住的欣喜。忙活了這麽多天,總算是看到了成果!
“是嗎?”謝虞琛也很是高興,他甩了甩手上的水珠,站起身道:“走,帶我去我看看。”
“沒想到您說的那鞋的什麽膠底真的做出來了。”一路上,周二郎止不住地叨叨:“小人已經去看過了,褐色的一塊,硬邦邦的……”
“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