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簡峰非常懂得“投其所好”的道理,他從前在現代混了三十幾年也不是白混的,去什麽場合應該說什麽話帶什麽禮他是再清楚不過了。

這張秀才為人正直,清正廉潔,喜愛好詩,那他便送好詩。只是他在這裏畢竟只是一介莽夫,不是什麽書法家,也不是秀才舉人,自己寫的送過去有點不太好,但他們鎮子也沒什麽特別會書法的人,想來想去,還不如自己寫了送過去,也好表達他一片誠意。

說幹就幹,杜簡峰知道張秀才愛竹,便寫了三首歌頌竹子的詩句并特意标出作者姓名,晾幹墨之後便帶着杜簡文去了柳葉村拜訪張秀才。

柳葉村距離光華村并不遠,他們沒走多久就到了,問了村民之後便找到了張秀才的住所。這一片地方就只有張秀才一家宅子,前前後後都是竹子,環境很是清幽,很适合讀書。

看這住所,也知道張秀才是個靠譜的,杜簡峰便扣了扣門,不久便有個十三四歲和杜簡文差不多的男孩子出來了,也沒等他們開口問,便說道:“是找我父親求學的嗎?”

“正是。”杜簡峰客氣道:“勞煩張小公子通報一聲。”

“不用通報了,你們進來吧。”小公子說道:“我父親就在屋裏。”

跟着張秀才的兒子進去了之後,他們就被請進了客房,杜簡峰見客房裏已經有一位三十幾歲的男子在那裏品茶,心知這便是張秀才了,于是他朝張秀才行了一禮,道:“在下杜簡峰,聽聞張先生學識淵博,清正廉潔,特意帶家弟杜簡文前來求學。”

張秀才點了點頭,站起來看了一眼杜簡峰,道:“你年紀也不大吧,說話倒是有種讀過書的感覺。”

“馬上十八歲了。”杜簡峰道:“在下無心仕途,但家弟渴望讀書,希望先生收下他。”

“你這弟弟可曾讀過書?”張秀才問道。

“不曾。”杜簡峰道:“也只識簡單的字。”

張秀才皺了皺眉:“我這裏原則上只收認字的,我便好開始計劃考童生的事情。”

杜簡峰也不慌,他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詩遞給張秀才,道:“聽聞先生愛竹,不巧在下也喜愛竹,前年出去的時候偶遇幾位讀書人,請他們為竹賦詩,今日特意帶來送給先生,還望先生不要嫌棄在下的字。”

“哦?你寫的字?”張秀才來了興趣,接過杜簡峰遞過來的特意裝裱好的詩,打開一看,不由得眼睛一亮,道:“好字!好詩!看來寫詩之人定已考取功名才有此文筆,杜簡峰,你要不要跟着我學?和你弟弟一起。”

“承蒙先生厚愛,杜簡峰無意仕途,只想讓弟弟好好跟着您學,希望先生收下他。”杜簡峰道。

張秀才沉吟片刻,才道:“在我這裏,吃不得苦的,便即日回家,杜簡文,知道了嗎?”

杜簡峰一聽他同意了,立即拍了拍還在愣怔中的杜簡文道:“你還愣着幹什麽,趕緊謝過老師!”

杜簡文反應過來,立即朝張秀才行了一禮,道:“學生杜簡文向老師保證,一定能吃苦,一定會用心跟着老師學習!”

張秀才點了點頭,杜簡峰也拍了拍杜簡文的肩膀,道:“為兄給你找了最好的老師,接下來就看你的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記住這句話。”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杜簡文還沒說話,張秀才就把這句話又說了一遍,邊點頭邊說道:“不錯,我要把這句話寫下來裱在最中間,時刻激勵我的學生。”

又和張秀才聊了一會兒,杜簡峰這才帶着杜簡文走了,回去的路上杜簡峰道:“既然拜了老師,這事就是定下來了,剛才先生說讓你準備一下後日過來上學,回去我幫你把六禮束脩準備好,你再跟我去一趟鎮上買點筆墨紙硯,用完了就随時找我或者爹娘還有嫂哥,都行,接下來你就安心讀書,其他的都不要你操心。”

“我知道了哥。”杜簡文很開心:“我一定會好好跟着先生學的,我也是個男子漢,我要和哥哥一起,撐起這個家,為家裏做貢獻!”

“不錯。”杜簡峰道:“若是以後我生意做大,影響你考試,我們就暫時分家,等你回來了我們還一起,分家只是個登記。”

“好。”

解決了杜簡文的事情,就算解決了一樁大事,其實杜簡峰也知道這事挺為難張秀才的。畢竟一般人想要讀書,最先是去村裏那種最低級的學堂啓蒙認字,然後再去鎮上正式的學堂或者尋找秀才等人當老師考童生。不過張秀才能答應是一回事,也要看後續杜簡文的表現,但他相信杜簡文的能力,杜簡文做事情機靈,學東西也很快且記憶力好,是塊讀書的料。

待杜簡文正式交過六禮束脩上學了之後,杜簡峰便專心忙店子去了。他将開張的日子定在了正月二十五,這天天氣晴好,大街上的人也多了起來,一大清早,杜簡峰慕江嶼等人便揭開了挂着的牌匾布,黃生放了一串鞭炮,剛剛醒來的東街立即熱鬧起來。

黃志強天天在這裏擺攤,已經有了固定的顧客,來一個人他便推薦一下,可以說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宣傳員了。

杜簡峰知道一開始顧客并不會很多,一來因為他們的店子以炒菜為主,這是個新鮮事物,二來炒菜的價格自然要比普通菜色的價格高,一般做工的人消費不起,所以要慢慢來。

但沒想到臨近中午的時候,李偉帶着他們府上所有衙役過來了,招呼着要多上幾個招牌菜,他們一行人就占了三張桌子,杜簡峰心知這是李偉給他撐場面,他內心感激,立刻去炒菜了,等菜端出來的時候,李偉他們立刻就被菜色吸引了。

他們事先都知道杜簡峰食肆裏的菜色肯定會與衆不同,但沒想到這麽不同,他們裝菜是用瓷盤子裝的,這樣的盤子他們平時是來裝果脯之類的零食的,沒想到杜簡峰的菜也用盤子裝,而且,這菜特別的香,明明是他們平時吃的東西,但就是聞起來就不一樣。

杜簡峰每樣菜色都裝了三份給他們端上去了,衆人也不再多言,招呼了一聲便開吃了。

“這味道真不錯!”一個衙役道:“我也納悶了,我青菜還吃得少嗎?怎麽這裏的這麽好吃?”

“你們快嘗嘗這個肉!”另一個人道:“這是什麽炒肉?太好吃了吧!”

“這叫香幹炒肉。”杜簡峰道:“這香幹就是豆子做出來的。”

其他的人顧不得說話,都一個勁兒地開吃,他們這邊才開始,門口又進來幾個人,杜簡峰一看,竟然是肖方帶着肖大夫,還有他父親、母親和一個看起來比肖方小一點的女孩子進來了。

“肖大夫,肖掌櫃,肖賢弟。”杜簡峰迎過去,道:“歡迎!”

“我老早就等着你這裏開門了!”肖方道:“看李兄他們吃得那麽香,我就知道你這不同凡響,快快,李兄他們點了什麽,也給我來點,哦對了,這是我娘和我妹妹。”

杜簡峰朝他們點了點頭便和王軍去了後廚,黃秋則帶着他們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肖方坐下來,看了看這地方,點點頭很是滿意:“這地方大,樓上居然還有雅間,不錯不錯。”

黃秋給他們上了茶水,道:“吃完飯還有點心送。”

“那最好了!”肖方很是開心:“今兒父親請客,我要多吃些。”

這邊還在說着話,門口又進來了不少人,都是經常光顧杜家糕點的人,知道他家出的吃食實乃精品,便過來了。

黃生特意跑到後廚告訴杜簡峰來了好幾桌客人,杜簡峰點點頭,也不慌亂,道:“先去照顧好客人,點心一定要吃完再送,否則吃了就吃不下飯了。”

黃生出去後,杜簡峰道:“王軍,你把另個竈燒起來,人漸漸多了,你也開始炒吧。”

“好。”

此時外面李偉他們那幾桌已經吃完了,黃秋見狀立刻給他們端了點心上去,李偉看着那綠色的精致的點心,問道:“這是?”

“這是店裏送的點心,前五日來吃的都有送。”黃秋道:“這叫抹茶糕,您盡管吃。”

幾人已經吃了個飽,但看着這精致的點心又忍不住了,一個個又開始吃起來,邊吃邊誇。

吃完之後他們去結賬,一桌子便是六十文錢,慕江嶼知曉這都是杜簡峰的好友,便道:“一桌子五十文。”

李偉皺了皺眉,道:“這麽好吃的菜,還有點心送,該是多少就是多少,不用給我們少,否則以後我們不敢來了。”

他這話一出其他人也都附和,慕江嶼只好收了他們一共一百八十文錢。

這邊肖方也吃得特別香,他本就是個愛吃的,這會兒連騰出嘴巴來誇獎都做不到,只一個勁兒地吃,肖方的娘看他這樣,搖了搖頭道:“你這孩子,快十八歲了,要成親的人了還這麽不講究,妹妹都比你穩重。”

肖倩聽了笑了一下,幫着她哥哥說話:“這個是真的很好吃。”

此時已經到了午飯飯點,來的人很多,門口進來一批人,為首的是個書生模樣的男子,黃生急忙迎過去,道:“幾位裏面請。”

那人道:“樓上有雅間?”

“有的!您要嗎?”

“要一個。”

黃生帶着幾個人上去了,走到上面那人才發現上面的裝修完全不同,每個包間的門上都有名字,并且還有對應的詩句,簡直太對他們這群讀書人的胃口了,那群人一見眼睛都亮了,道:“你們東家還挺有想法。”

“是。”黃生點點頭,道:“幾位挑個雅間?”

那人走了一圈,最終和好友在“聽風”、“觀花”、“撚雪”、“望月”這四個大包廂中兄選了“撚雪”。這會兒還沒完全入春,時不時會下一場薄雪,倒是應景。

進去了之後,他們便發現還別有洞天,一進門右邊就是一扇屏風,他們選的是撚雪間,那屏風上就是一幅風雪圖,上面寫着“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為首那人和幾個友人同時稱贊道:“這詩妙啊,只字未提雪,卻處處都是雪,不行,以後真要是考上了,我謝師宴就在這裏,老師一定會喜歡。”

再走進去一看,這裏面的桌子是圓的,并且分兩層,上面那層居然可以旋轉!他們幾個人在鎮上讀書,家裏也算是比較殷實,但從未見過這樣的桌子,一時之間幾個人都啧啧稱奇。

黃生最開始看到這個桌子的時候也是非常驚訝的,一方面他驚訝于這桌子,另一方面,他驚訝于杜簡峰的頭腦,這會兒看到這幾個讀書人也這樣,便解釋道:“我們上的菜都會放在上面這一層,你們離得遠的話不用站起來夾菜,可以輕輕旋轉這桌子将菜轉到自己跟前。”

“妙哉!”那人道,随即幾個人落座,才見到牆壁上貼的菜單和标好的價格,那人奇怪道:“要是人不識字怎麽辦?”

黃生笑了笑:“不識字和我說就行了,我給介紹有什麽菜,我能記得。不過我們東家說了,一般能來雅間吃飯的,都會識字。”

那人點點頭,又點了一桌子菜,黃生一一記下了,這才去後廚通知杜簡峰和王軍。

杜簡峰沒想到第一天生意這麽火熱,但累歸累,他也很有幹勁,一邊炒菜一邊心裏計劃着還是小看了自己,估計這會兒大廳裏慕江嶼和黃秋他們已經忙壞了。

事實上慕江嶼确實很忙,但是忙得有條不紊,他招呼大家結賬不着急,臺前人多便再坐會兒喝喝茶水,結賬不能出錯,其他人也都點點頭,确實結賬這塊不能出錯,情願等一等。

暮雲鎮是交通要鎮,去縣城、府城和其他幾個鎮子都要經過這塊,來來往往的商人很多,流水客人和固定客人都多,把年一過,所有生意都已經複工,來往的人就更多了,杜簡峰之前覺得因為價格的問題,他們的客人并不會很多,卻沒想到那些經過這裏的商人,或是讀書的書生,又或者是來附近村子裏收茶葉等東西的商人都并不缺這點錢,比起這些,他們更願意花錢讓自己在舟車勞頓時吃口好的。

前面源源不斷地傳過來點菜的消息,杜簡峰邊炒菜邊盤算,這點人不行,必須得再加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