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 34 章(已補全)
第34章
過了些時日, 鄭家的小厮找去後院,攔住了剛出門的芳丹。
“嬷嬷,崔娘子得空嗎?”
芳丹瞥他一眼:“什麽事?”
“衛中郎将遣人來道, 那日的人牙子已經審得差不多了,問問崔娘子想如何發落?”
“去去去。”芳丹把他往外趕,“咱們小娘子不興聽這個, 如何發落自有律法參照。”
小厮跑遠去回話,芳丹心想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那日崔南栀回來後就不太對勁,神色恹恹, 整日無精打采地躺在榻上,問她什麽都不肯說,問多了還生氣。眼看着這麽久過去, 她家小娘子有再多的氣也該消了。長那麽大,芳丹還沒見過她因為哪件事兒能生這麽久悶氣的。
芳丹打了個來回, 從廚房裏端了點心來。
崔南栀還趴在榻上, 聞到剛出爐的點心香氣, 發間流蘇微微晃動,慢慢擡頭。
“不知道那日究竟發生了什麽,娘子不肯細說,那我也不便多問。”
崔南栀又有氣無力地垂下頭:“……沒什麽。”
“衛大人那派了人來, 問娘子想如何發落。”
“什麽?”崔南栀詫異, “我還能插手這個?他別是想害死我。”
芳丹笑了笑:“已經打發走了。衛大人辦那麽多案子, 怎麽還要詢問娘子的意思,這不是在給人挖坑呢。”
崔南栀想去拈點心吃,芳丹把碟子推遠, 她只得悻悻地起身坐到桌邊。
“娘子已經在家悶了大半個月,外面冰雪都化成水, 該出去走走了。”芳丹勸她,“過些日子就是上巳節,屆時去樂游原逛一逛散散心。”
樂游原上見長安,聽起來很是讓人心動。
“……再說吧。”崔南栀眨眨眼,挪開視線。
芳丹與崔南栀相處十幾年,這點別扭的小動作一出來,就知道她是被說動了。
嘴上不說,但崔南栀的行動完全不像是要“再考慮考慮”的樣子。
等到上巳節那日,一個衣着鮮亮的小女郎又出現在鄭家院落裏。
陳夫人滿意地抿茶:“這才像話,春三月不出去走走,整日悶在屋子裏,也不怕把人憋壞了。”
鄭家的馬車一出發,消息就遞給了東宮。
太子又驚又喜,上次他沒好意思當着長輩們的面邀崔南栀出去,之後一個月連崔南栀的消息都很少聽到。他還以為上巳節也會落空,沒想到在升平坊附近探頭探腦的小厮,竟然親眼目睹鄭家兩位年輕女郎登上馬車,往樂游原方向去了。
他也沒要內臣備馬,急急忙忙直接騎着馬去了。
游人如織,要找到意中人不是件輕松的事。
太子先一步到,對着湖面收拾好自己,而後開始漫無目的地等着崔南栀出現。
或許是太子自認為的心有靈犀,崔南栀一出現,他就在人群裏捕捉到她。然而身邊還跟了一位女郎,瞧着與她年齡相仿,兩人言笑晏晏,沒有他插足的餘地。
臨到關頭太子又膽怯了,眼睜睜看着兩位女郎拿出紙鳶,往天上一擲,慢慢混入空中諸多紙鳶之中。太子的心也跟着一起懸起來,輕飄飄地落不到地。
“殿下,放風筝跑來跑去的,總有累的時候,屆時不管是誰去歇息,殿下總能找着機會與崔娘子說話。”內臣給他出主意。
太子覺得有道理,好事多磨。
于是他囑咐內臣留在這顧着崔南栀的動靜,自己先去逛一逛樂游原。
據他所知,崔南栀是第一次來樂游原,他卻來過數次,到時候說上話了他便邀請崔南栀一同逛逛。上巳節的樂游原比平時更有趣,他先去看看那些胡人商販又進了哪些新貨,買來讨崔南栀高興,豈不是天賜良機?
他一邊漫步,一邊打着腹稿,等會兒見到崔南栀時該說些什麽。
身邊男男女女結伴而行,顯得他獨自走着有些孤苦伶仃。
等在商販那一圈轉下來,太子手上多了好些東西。他盤算着時間差不多了,就是再喜歡放風筝,也得去休息會兒吧。
正欲回去找崔南栀,卻有一位女郎不知何時悄然站到他身邊,婉聲喚他“殿下”。
樂游原大多是普通人家出來踏春湊熱鬧,認得他是太子的人不多,更別提如此悄無聲息就走過來的。
太子沉浸在春心萌動中,被這一聲“殿下”吓了一跳。
女郎雖然唇角是上揚的,卻感受不到幾分真心實意的笑,骨子裏還是冷冷淡淡的。
他瞧着女郎有些面熟,盯着她看了會兒才記起來,好像是儀王妃身邊的女使。
“你找我做什麽?”太子下意識環顧四周。
“殿下莫怕。”女使道,“咱們娘娘今日也在樂游原,想見一見殿下。”
他從十二歲進宮做儲君起,就不再與儀王府有明面上的往來,更別提在樂游原這種人來人往的地方,提出這種要求,夠令人膽戰心驚的。
但太子猶豫了下,還是沒狠下心拒絕儀王妃的邀約。
女使也很謹慎,帶他繞開人群,走了一條掩映在濃綠中的小徑。太子來了這麽多次樂游原,還是第一次知道小徑的存在。
儀王妃就在小徑盡頭的屋子裏等他,女使引太子進屋,而後便退出去,細心地關上門。
他手上那些花裏胡哨的玩具太引人注目,儀王妃想忽視都做不到。
太子思忖片刻,想着四下無人,唯一一個可能聽到他們對話的還是可以信任的貼身女使,便朝着儀王妃道“阿娘”。
儀王妃輕輕抽了口涼氣:“好孩子,還能聽到你喚我‘阿娘’,我就知道這些日子的籌謀都值得了。”
“阿娘是什麽意思?”太子不解。
儀王妃不正面回答,微微垂下眼簾,看向他手中:“這些都是買給崔娘子的吧?”
太子嘿嘿一笑:“是,阿娘也見過她了吧。”
“是。”儀王妃道,“太後壽宴有一面之緣。”
太子微感尴尬,那會兒他好像還在壽宴上偷偷和崔南栀吵架來着,崔南栀似乎是被氣走了?總之後面都沒再見到她,不知所蹤。
“這些日子你在孟将軍那受了不少苦吧。”儀王妃站起身,手心撫上太子的面頰,“人都瘦了。”
她很注意保養,懷孕之後身形也沒有吹氣似的發胖,但腹部的弧度還是稍稍顯形。
“還好。”太子竭力忽視內心生出的異樣情緒,“都是這麽過來的嘛,孟将軍也沒有刻意刁難我。倒是阿娘,雙身子該在王府好好休息才是。”
儀王妃摸上肚子,眉尖微蹙:“一個人待着也無趣,不如出來走走,免得生得時候使不上力氣。”
“阿耶他……”話出口,太子噤聲。他想問阿耶沒有多陪陪她嗎,轉念記起儀王府後院諸多美姬,他那風流成性的儀王生父估計是流連花叢之中,無暇顧及其他。
儀王妃恍若未聞,接着道:“我就知道你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在尋常人口中被稱贊“孝順”,必然是對子女的誇贊。
對太子來說并不是什麽好詞。明面上他已經與儀王府脫離幹系,并無可以孝順的對象,唯有要忠的君。
“阿娘,此話不妥。”太子提醒她。
儀王妃莞爾:“無妨,不過你學會多留個心眼也是好事。”
她重新坐回去,端起茶盞,卻未飲茶:“我替你物色了一位新的太子妃人選。”
“阿娘?!”太子震驚,“我已經有太子妃了啊。”
儀王妃擡眸:“崔南栀家世微薄,與你并不相配。申國公的孫女上月及笄,正有意相看夫婿。你阿耶與申國公有些交情,他也算是歷經三朝,根基穩固,是個很好的助力。”
儀王妃眼波流轉,投向他手中那堆新奇玩意:“若是看中崔南栀的美色,也可以做側室。”
太子急切地想反駁她的話,崔南栀是絕不可能答應如此荒唐條件的。
“但是……但是聖旨已經下了。”太子道,“難道能讓皇叔收回?”
“總有法子的,金印冊寶未下,就算不上真的太子妃,空有個名號而已。”
在太後面前說得那些話都是她的違心之語,太後喜歡崔南栀,她自然要順着太後的意思奉承幾句。
太子t十二歲入主東宮,外面人說起來風光又好聽,實則誰能懂儀王妃的苦楚,一直記挂他,不知道他在東宮過得好不好,會不會因為年紀小被心眼多的的宮人們欺負。到了議親的年紀,又因為天子遲遲不将太子婚事提上日程夜不能寐。
若是他還做儀王世子,找個家境沒那麽出挑的女郎做王妃,她倒也不會這麽激烈地反對。但儲君不一樣,東宮多少人盯着,儀王府不能直接做他的助力,便要想辦法用些其他方法,幫太子坐穩位置才行。
“我不會答應的。”太子斂起笑意,“阿娘,我喜歡崔南栀。”
“我曉得你喜歡她,沒有人不讓你喜歡她。”儀王妃也不退讓,“我說了,她也可以做側室。将來登基了封她做四妃之一甚至做貴妃都随你心意。你沒有經歷過宮變争鬥,不懂其中利害,更不懂當今陛下是個怎樣的人。若是申國公願意做你的助力,無論将來發生什麽事,陛下想動你都得再三權衡。”
簡直是逼迫他在意中人和權勢之間二選一。最糟糕的是,意中人只是他的一廂情願,崔南栀還沒回應他的感情。
世上沒有魚和熊掌兼得的道理,他的能力不足以令他既要權勢又要意中人。
可他真的要為一場單相思,放棄唾手可得的世家後盾嗎?
太子有頃刻的動搖。
儀王妃見他猶豫不決,火上澆油道:“陛下登基時也才十幾歲,只用了幾年時間便肅清朝堂反對的聲音,含元殿的柱子撞死過幾個大臣你不知道嗎?你以為他平日裏給你禁個足、罰你抄幾本書,就是他的手段?他正是大好年華,從前不立後生子,難保今後不會改變想法。若是陛下哪日改了心思有了孩子,你該如何?”
“皇叔他……”
儀王妃說得話句句紮在心上,這些太子也考慮過。現在沒有孩子,難道未來幾十年都不會有嗎?
落敗的儲君到底是什麽下場,他讀過史書,一清二楚。
太子張了張口,啞了聲音。
“你随我來。”
他沉默不語,雖不反駁,也不肯順着儀王妃的意思來。
太子跟在儀王妃身後。
儀王妃懷着身子,走得緩慢,太子卻愈發感到不安。
不知道前方有什麽在等待他,但太子的直覺告訴他,絕對不是他想看到的結果。
儀王妃停在一處偏僻房間前,門窗緊閉,屋門落鎖。
手按上門板,太子以為她是要開鎖,卻沒有摸出鑰匙,而是挪開了門板上的遮擋,示意太子往裏看。
太子湊上前,眼珠轉動,看清了房間裏的景象。
屋子裏布置很普通,榻上躺着個人,太子瞥過去只覺得身形很眼熟。
“這是——”太子看清那人模樣,低呼出聲,“崔南栀?!”
她就穿着來樂游原時的那身石榴紅長裙,昏迷在榻上。
“阿娘你這是做什麽?”太子砰砰拍着門板,“崔南栀!你醒醒!”
“別喊了,一時半會兒醒不過來。”儀王妃攔下他,“你放心,不是什麽傷天害理的藥。”
“做太子妃也不是她的本意,阿娘為什麽要找她麻煩?”太子質問,“她原先找我商量過想退婚,是我顧忌着皇叔那邊不好交代才不答應的。”
“那你現在還是因為顧忌陛下才拒絕嗎?”
儀王妃盯着他的雙眼,太子避無可避,啞口無言。
“這兒沒有什麽暗衛,只有幾個随侍的女使,你想走沒人攔得住你。”儀王妃一字一句道,“你出去告發我,儀王府會被降罪,将來儲君之位被罷黜,同樣難逃一死。”
“李睢,你看着阿娘的眼睛,就現在,告訴我。”
“若是只能在崔南栀和儀王府之間二選一,你選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