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 73 章

第73章

清晨, 崔南栀睡眼朦胧地推開窗。

濕潤的涼風吹到臉上,崔南栀結結實實打了個噴嚏,驚動了牆頭趴着的野貓, “噌”一下竄遠不知所蹤。

崔南栀披上外衣出門,府上的老仆見到她便道夫人讓用完早飯去書齋等她。

“阿娘有事找我?”崔南栀疑惑。

待人至書齋,崔南栀先被門口一堆東西驚得站住:“這是……”

“長安那邊送來的節禮。”鄭菀道。

以前也有過, 一般是給親王、臣子們賞點東西,做點表面功夫,維系一下君臣之間的情誼。

可今年怎麽送來了這麽多?

崔南栀莫名地心虛。

“你先前不是來信說, 在長安過得還不錯。”鄭菀道,“或許是因為你的緣故,額外多了這些, 才叫你來看看。”

“原來阿娘看了我的信!怎麽一封都不回我。”崔南栀挽着她的手臂撒嬌,“害得我還找人問是不是丢半路上了。”

她幫着鄭菀整理, 一半是因為數量真的不少, 崔家的仆從們沒怎麽接觸過這樣金貴的禦賜物件;另一半緣由就是, 崔南栀心裏有鬼,怕有人夾帶私貨,讓鄭菀看到就不好交代了。

待到中午時分,鄭菀才将它們整理成冊, 讓人搬去庫房。

……绫羅綢緞送了不少, 崔南栀眼睛都要看花了。

但鄭菀的興趣不太大, 只将裏面顏色明快的料子挑出來,其他一并收起來了。

·

禁內。

小黃門剛把天子批好的一部分奏章擡出去,正往外走, 見到常進寶,連忙問好。

常進寶這會兒沒什麽心思跟他們閑聊, 悄摸着探頭先打量天子心情,而後遞上一本冊子。

倒也不是什麽重要的東西,過年給臣子們送節禮,都是內廷那邊一手操辦的。

但今年常進寶去那坐了坐,給單子上添點東西。

算算日子,送去宣州那邊的節禮也該到了。

常進寶專門挑了個天子看起來心情尚可的時段來回禀。

他觑了眼天子,在某一頁停頓了下,并未說什麽。

“還有事?”天子見他送完東西還沒退下。

“還有一事。”常進寶斟酌着開口,“蓬萊殿的女官來問……”

“不去。”

天子沒聽他說完,直接打斷他的話。

常進寶識趣地應下。

太後那邊不是一次兩次來問過了,大約是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大妥當,導致天子失去了好不容易得來的意中人。

起初還問得委婉,現在也不找別的借口了,天子拒絕得也是越來越幹脆。

常進寶垂喪着眉眼出去,蓬萊殿的小女官正等在門口。

“常少監,陛下這回……”女官從常進寶的表情裏得出答案,“沒關系,說不定哪天陛下就想通了。”

她這麽安慰着常進寶,回到蓬萊殿告知結果,太後也是一臉意料之中。

年長些的女官幫忙出主意,忽然想到了個人選,湊在太後耳邊小聲說了幾句。

次日,昌樂公主就被請到蓬萊殿。

接過女使遞來的鏡子,昌樂公主檢查着今日的儀容,一邊問道:“太後找我來是什麽事兒啊?”

女官小聲道:“太後娘娘近日在為陛下的事煩惱。”

昌樂公主聞言,趕緊掏出手帕把唇上豔麗的口脂擦了。

女官扶着太後走來,昌樂公主行了禮,還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的模樣與太後寒暄。

在昌樂公主面前,太後也不掩飾自己的煩心和焦慮,徑直與她訴苦。

昌樂公主邊聽着邊安慰太後,心想母子關系可比她想象中還要差啊。

畢竟陛下活了那麽些年,眼看着要修行到斷情絕愛,突然碰到了個喜歡的人,即使是隔着明知不大方便的關系也要試一試。可惜剛長出個苗頭,就被太後扼殺了。他又不是能打一棒給個甜棗兒就糊弄過去的年輕小郎君,太後僅僅想憑借幾句軟話就讓他低頭,那是不可能的。

昌樂公主一時間也頭疼,想不出什麽法子,只得先婉言相勸:“陛下不高興,不就是因為崔小娘子不在嘛。”

太後撥弄着佛珠,瞥她一眼:“我找你來幫我排憂解難的,你倒好,幫誰說話呢。”

她話裏沒有苛責的意思,昌樂公主愈發篤定,自己得主動點幫太後找個臺階下:“陛下和其他人不一樣嘛。陛下坐擁四海,什麽都不缺,很多東西根本就沒放在眼裏,您以前不是還擔心過他哪天想不開出家去了。現在好了啊,起碼您知道陛下喜歡什麽、想要什麽。只要他見着崔娘子這個人,心結不就散了?總不見得,您真要眼睜睜看着他出家吧?”

太後也沒想到那程度……到底是自己兒子,性子什麽樣還是摸得清的。

昌樂公主假設的場景句句戳到太後心坎上,她就是怕這樣的事發生,才找昌樂來幫忙。

“崔南栀已經回了宣州,再把人叫回來也未必願意。”太後蹙眉。

“那……讓陛下去找她?”昌樂公主說完自己都覺得荒唐,轉念一想又覺得好似行得通。

太後默然不語,像是聽進去了。

昌樂公主靈光一閃,湊近太後耳邊。

太後皺眉,又輕輕吸了口氣。

良久之後,她才勉強松口:“……那就先按你說得法子試一試。”

·

宣州,崔家。

崔南栀在幫鄭菀收拾一會兒上課要用的東西。

她阿耶病逝之後,阿娘為了能找些事做分散注意力,應了周圍鄉鄰的請求教小孩子們上課。鄭菀不是愛添麻煩的人,攏共也就那麽幾次。

後來崔南栀去了長安,鄭菀便開了女學。一年多下來,也算小有規模。鄭菀不收束脩,都願意把家裏小娘子送過來開個蒙。

她們大多沒與崔南栀接觸過,只從崔家家仆和鄭菀口中得知,崔家的小娘子如今遠在長安,身在皇城。

教課自有鄭菀去做,崔南栀在屋後批閱她們臨摹的練筆。

一個多時辰過去,她聽到外面有小女郎們歡呼雀躍的聲音,就知道下課了。

沒過一會兒聲音散得差不多,估摸着人也走光了。

崔南栀還約了莫二娘吃晚飯,想着要不要先去幫個忙。

才走出去,她就看到屋子裏還坐着個小女孩。

看起來……六七歲的模樣,系着彩色發帶,圓潤的臉上一雙眼睛正好奇地盯着她。

“我叫江茹……”她怯怯道。

這樣小的孩子,自然是不能獨自回家的。

按江茹的說法今天應該是她哥哥來接她,但不知道為什麽沒有準時來到課堂外。

鄭菀不知去了哪裏,崔南栀看她一臉害怕的模樣,不忍心把小姑娘肚子扔在這。

“那我陪你等你哥哥吧。”崔南栀道。

江茹看着她,遲疑地點了點頭。

江茹年紀小,她是半個月前才被送來讀書的,還沒認識幾個字,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連貫。

崔南栀索性搬了兩把矮凳來,撿了樹枝,在門口的泥土地上教她寫名字。

“你寫得字怎麽和鄭夫人一樣呀。”江茹問道。

崔南栀一怔,反應過來:“她是我阿娘,我小時候讀書寫字,就是臨摹我阿耶阿娘的字。”

“你就是她們說的、在京城裏的那個崔娘子嗎?”江茹好奇。

“對、對啊。”崔南栀感覺有點奇怪,好像江茹眼裏驟然爆發出了什麽光彩。

“她們說你去過禁中?”江茹眼巴巴望着她。

“……去過。”

“你見過聖人嗎?”

“……見過。”

對話越來越奇怪了。

“那……聖人長什麽樣啊?”江茹問。

崔南栀頓了頓,道:“跟大街上的人長得差不多。”

江茹疑惑地歪頭。

“聖人也有兩只眼睛,一只鼻子,一張嘴。”崔南栀說,罷了她還補充了句,“也有左右各一只耳朵,頭頂長了頭發,黑色的。”

江茹失望地看着她。

崔南栀難以想象江茹期待她說出怎樣的答案。

不過有句話她說的不太準确——天子長得和大街上的人不一樣,他要比街上的人好看許多。

她在長安見了那麽多人,也沒幾個比天子長得更好的。

只是這話她不能告訴一個六七歲的小姑娘,未免有教壞小孩子的嫌疑。

江茹努力許久,終于學會了寫她的姓氏。

歪歪扭扭幾個筆畫,但可以辨認出來是個“江”字。

江茹興奮地讓崔南栀看她寫得字,一轉頭,更歡喜地喊了聲“阿兄”。

崔南栀仰起臉,不遠處有個清俊的少年郎站在那。

江茹扔下樹枝,高高興興地撲進少年t懷裏:“阿兄,你怎麽現在才來接我回家!”

少年拍拍她的頭,露出歉意的神色:“阿兄看錯了時間,讓茹茹害怕了。”

“沒有哦,有崔家姐姐陪我,她還教我寫名字。”江茹指着地上。

崔南栀微微欠身打了個招呼。

江茹回到崔南栀身邊:“是我阿兄,他叫江易。”

“這位就是……從長安回來的崔小娘子嗎?”江易問道。

崔南栀點點頭。

江易耳根發燙。

在妹妹發現他之前,江易其實已經在那站了一小會兒。

他本來耽誤了時間,心急如焚地趕來,卻見到一個貌美的小娘子與妹妹坐在一起,低着頭,烏發從頰邊散落,專注地和江茹在地上寫寫畫畫。

小女郎擡起臉的瞬間,江易連妹妹喊他的聲音都聽不到了。

只有心跳要沖出胸口的激烈感。

“是我來晚。茹茹沒給你添麻煩吧?”江易賠禮,“她年紀還小,家裏人比較寵着,若是有什麽沖撞崔小娘子的地方,還請崔小娘子海涵。”

“沒關系,我今日原本也沒什麽事的。”崔南栀并不在意,“你妹妹也很聽話。”

江易都不記得自己是怎麽和崔小娘子告別的了。

他就記得自己腦子一熱,磕磕絆絆問她:“崔小娘子,下次……上課,你也在嗎?”

小女郎好看的眉頭輕輕蹙起,想了一會兒,紅唇微彎,笑吟吟答道:“應該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