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集的節目共有15組比賽, 為了讓選手的大招能有時間好好發揮,每組有一個小時的做菜時間。兩組同時錄制。
評委在這組說完開場白,開始計時二十分鐘後,就會到另一組進行開場詢問,進入計時階段。
做菜過程中評委兩邊走, 兩邊做點評,第一組結束後,評委嘗完菜給出結果,第二組的比賽時間也差不多到了。這樣打一個時間差,後期剪輯時會做成一組比完再到一組的順序。
這樣一來, 拍完所有選手的比賽, 再加上拍攝準備工作, 評委點評,中途休息吃飯等, 滿滿一天, 十二三個小時是跑不掉的。
方靖與陸光這組一大早抽簽是第六組比賽,輪到他們進場錄影的時候已是下午近五點鐘。兩人候場一日,都有些疲憊。上場之前工作人員安排他們先吃了晚飯。兩邊的家屬都在,他們上場時節目組還拍了一段家屬鼓勵擁抱送選手進場的畫面。
孟文飛這頭沒什麽大動作, 就是幫方靖整了整衣領, 摸了摸她的頭, 笑笑推她進門了。
陸光的家屬是他的妻子和女兒。
他們一家來自小城,陸光在當地的飯店任主廚,廚藝在當地頗有名氣, 但受地方限制,發展也就那樣。去年第一屆廚神大賽的播出讓陸光看到了前景,好幾個選手雖未拿到最終廚神大獎,但經過節目的宣傳曝光,有些成為了名廚,有些換了好工作。陸光希望憑手藝走出小城,給妻子更好的生活條件,給六歲的女兒創造一個好的求學環境,于是毅然辭職,全身心押在了這個節目比賽上。
這場比賽很關鍵,陸光的妻子和女兒将他緊緊擁抱,陸光進門之前,女兒用力揮手大叫喊:“爸爸加油!”
此時陸光與方靖站在料理臺前,評委問完話,方靖與陸光走近了握了握手,回到料理臺前,計時開始。
方靖與陸光瞬間進入工作狀态。
評委們趁這會時間用點評選手的方式做介紹。
“其實這兩人對彼此都挺熟悉的。前面十一個環節裏,他們有兩次分在一個組配合,有三次單人計分裏排在了第一第二位。”
“他們都是話不多,默默做事的那種。”
“兩個也是素人組裏網絡人氣和支持呼聲最高的。”
“抽簽的運氣不太好,這樣撞到一起對決了。”
“死亡之組嗎?”
“兩人的做菜風格很不一樣。方靖比較随心所欲,野路子,每次都讓人捏把汗。陸光穩紮穩打,技術過硬,讓人覺得他肯定不會出錯。”
“我還記得他們在酒店宴席那一期,兩人正好一組,配合得很好。互相謙讓,方靖有舊傷,陸光挺照顧她,把體力活都幹了。方靖也不搶功,在讨論做菜計劃時,甘願給陸光打下手,讓陸光做主廚。他倆是合作得最好,默契最佳的一組了。”
“所以那場他們拿了第一。”
“我覺得這場兩個人應該都很有壓力。陸光的一魚三吃可是他的拿手菜,出錯的可能性很小。現在就看他的時間把握了。這道大菜肯定很出彩。方靖來這麽一下炒飯,我看陸光表情是吓到了,他大概猜不透方靖想幹嘛。”
“我也猜不透。每次方靖一出手我就會想她要幹嘛。”
三個評委都大笑。
之後他們再點評了一下兩位選手開場的工作,然後就轉到了另一組錄影現場。
一如評委預料的,陸光的一魚三吃很出彩。所謂三吃——蒸、炸、炖。鮮嫩、焦香、醇鮮湯汁三味俱全。魚是五、六斤的大魚,先取骨下鍋煮炖湯底,再切肉剁成泥做丸子備着下湯用。剩下的部分分兩半,一半花刀取形裹粉炸,一半斜刀鹽漬上鍋蒸,兩者火候都極為講究,一個把握不好,魚形不美,裝不成一條入盤。再者全魚每個部分都極講究刀工,切得深淺不一,魚形也沒法保證。
這是一道紮紮實實的大菜,獨自一人完成,還要調汁擺盤,再有魚湯裏的魚肉丸子、豬肉丸子、紅白蘿蔔片等等材料準備,一個小時非常緊張。
陸光全神貫注,絲毫不敢分心,計時器滴答滴答的響聲像是敲在他的神經上。倒計時的聲音響起,他火速将最後一道醬汁淋在半邊的炸魚上。然後就聽到魯明的聲音:“時間到了,請後退。” 陸光把勺放下,退了一步,這時才發現自己的心狂跳。他抹了抹額上的汗水,轉頭看了一眼方靖。 方靖也已經完成,看起來并不比他從容,似乎也是趕在最後一秒才搞定。從陸光的角度看不清楚方靖料理臺上擺的食盤裏裝的什麽,只是炒飯而已,一個小時時間應該很富餘,趕成這樣,想必也是弄了不少花樣。
陸光咽了咽唾沫,很緊張。
三個評委就位,第一個要嘗的是陸光的“一魚三吃”。
炸魚的部分外焦裏嫩,醬汁可口。清蒸魚肉火候正好,腥味處理得恰到好處。擺盤也賞心悅目。魚湯濃郁,因為加入了魚肉丸子和豬肉丸,不僅提高了賣相,肉香也使得湯更香濃,以一個小時的時間來說,熬到這個口味實屬不易。
三個評委給予這道菜極高評價。
陸光松了口氣。
場外,節目組看着時間把家屬請到門口等候,順帶着采訪取素材。
陸光的妻子和女兒手牽手,有些焦灼。聽得采訪問覺得這場陸光會不會贏,陸光妻子道:“方靖很厲害,但希望陸光能贏,這是我們一家改變命運的機會。”
工作人員又問女兒:“對爸爸有沒有信心?”
女兒大聲道:“有的,我爸爸燒飯特別特別好吃,天下無敵。”
周圍人大笑。
工作人員又問了好幾個問題,然後轉向孟文飛。
“做菜時間已經到了,裏頭應該是在嘗菜點評,孟先生現在是什麽感覺?”
“終于可以休息了。”孟文飛覺得這個問題挺無聊。
“孟先生覺得誰會贏?”
“不知道。這次分組不太理想,他們兩個都很優秀。”
“孟先生知道方靖這次做的是什麽菜嗎?”
“知道,她打算做炒飯。”
“炒飯嗎?在這個初賽最後的大關卡做炒飯?她有跟你讨論過嗎?”
“她不需要跟我讨論,她決定了,然後告訴我。她很幸運能堅持到這一關,所以這道菜把她要表達的意思表達完,就算淘汰也沒遺憾了。她是很認真地考慮的。”
“所以孟先生知道這個炒飯有什麽含意嗎?”
錄影棚裏,三個評委即将品嘗方靖的炒飯。攝影師給方靖的炒飯拍特寫。
淺藍色的大瓷盤裏,芝士奶油打發擠成雲朵形,酥皮烤成半圓狀,似蛋殼又有些似鳥巢,粒粒分明的炒飯就盛在這一個個的蛋殼裏。就像藍天白雲間,有什麽東西在孵化。
“這是‘理想’?”尹則問。
方靖道:“第一天比賽的時候,我們三百人一起沖進了競技場,那天我擡頭看,藍天白雲,非常美。我們這許多人,連同那九位專業組的大廚,還有各位老師,甚至數不清的熱愛廚房的人們,都在那一片藍天下。我覺得,內心的熱愛,就像炒飯一樣,是最簡單的東西,它不應該是虛幻的,而是可以果腹,吃飽,還可以加入許多自己的想法。每個人想要的想做的都不一樣,但只要有熱愛,有理想,就能把最簡單的,加上一點變化,變成自己獨一無二有魅力的東西。”
“所以這裏頭,是有變化的?”尹則拿起一蛋殼炒飯問。
“是。”
攝像機給尹則手上的炒飯拍了個特寫。
尹則用小盤托着,将那個蛋殼炒飯咬掉一半。蛋殼烤得很薄,外一層是酥的,內裏卻是軟的,有雞蛋的香氣。大小适中,很适合一口一個。尹則吃掉一半,內裏的餡露了出來。這份炒飯是牛肉碎炒飯,在蛋殼裏鋪了一層炒飯,再墊了一層芝士餡,再鋪一層炒飯,最上面灑了些香芝麻。
尹則一口咬下去,溫軟的芝士流淌出來,灑在小盤上。酥、軟的外殼、有嚼勁的米飯、綿香的芝士、牛肉與芝麻的香,很豐富的口感和味道。
尹則擦了手,點評了味道,喝了一口水,再嘗另一個。
這個炒飯是芝麻海苔,蒜香微辣自調的醬香餡,微甜,配上海苔特有的鹹香。
尹則很滿意,點點頭。擦了手退到一旁。
張松、魯明分別嘗完,他們吃到的都是不同口味餡料的。一個評價口味搭配很出彩,一個評價味道很好,創意有趣。
三人都嘗完了,在一旁竊竊小聲讨論幾句,似乎取不得共識,最後要求退場讨論一下。
這是比賽以來還未發生過的事。
方靖和陸光都很驚訝。
評委這一退場,後頭的時間就順不上了,另一組的做菜時間已經差不多到了,評委們得先去那邊拍攝點評環節。于是索性先把那組的結果了結了,再過來宣布方靖、陸光這一組的結果。
方靖和陸光接到通知,坐下等待。後幹脆湊一起讨論起各自做菜的技術和想法。場外衆家屬等半天沒人出來。等了一會後,另一組的兩個選手現身。勝者欣喜,敗者苦笑,家屬們上前擁抱。
孟文飛和陸光的妻女面面相觑。
場內場外都在等,又過了好一會,方靖這組的拍攝終于可以繼續。兩人又重新站回到料理臺前。
魯明代表三位評委宣布結果。
“你們這組的兩道料理都很完美。炒飯很有創意,口味驚豔。一魚三吃技術過人,可稱經典。這像是創意與技術的較量,兩樣對廚師來說都很重要。我們三人讨論了半天,難以取舍,最後決定,在這一輪,我們選擇技術。恭喜陸光,你晉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