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沈郎想要預定十雙靴子?”
小厮點了點頭, 又小心翼翼地補充了一句道:“不過不知道這靴子每雙價錢幾何?郎君這回來東山州,帶的銀錢不多,可能需要先向謝郎賒個賬……”
“這倒是無妨。”謝虞琛不甚在意地開口, “況且我之前就說過送沈郎幾雙靴子, 你們家沈郎還答應過我, 要幫我為杜仲膠靴宣傳呢!”
謝虞琛眨了眨眼,語氣輕快地沖對方開玩笑。
小厮也盡力扯出一個笑來, 點了點頭道:“這是自然。”
“不過錢還是要付的, 我們家郎君說了,您送了他兩雙靴子,已經很夠意思了。我們家郎君不能這麽占您的便宜。”小厮連忙解釋,“所以這十雙靴子的錢是一定要給的。”
“既然你們家郎君非要給的話,那我可就不客氣了。”謝虞琛笑着說。
他倒也沒有非要把這十雙靴子送出去的意思, 見小厮拒絕得堅定, 謝虞琛便順着他的話繼續道:“但這十雙靴子做起來也是要不少時日的, 而且除了你們家郎君, 我身邊這位也要預定許多雙。”
謝虞琛戲谑地看了旁邊的人一眼。小厮順着他的目光看過去,沒過一瞬, 便又低下了頭。
開玩笑,給他幾個膽子才敢和這位煞神對視啊。
不過對方好像也沒有看他的打算。小厮自顧自想着。
在他剛才看向烏菏的剎那,那位巫神大人面上好像露出一抹很難察覺的笑似的。不過他沒敢仔細看,所以不确定是不是他一瞬間的錯覺。
應該是他看錯了吧?小厮心道。
“這樣,劉管事現在就在前院呢, 你去問問他,十雙皮靴大概要多少時日。”
謝虞琛開口, 打斷了小厮的思緒,他趕緊應了一聲。
看小厮轉過身出門去找自己口中的劉管事, 謝虞琛才伸過半個身子,靠近烏菏,在他身旁小聲道:“你不要擺出這個模樣吓唬人家呀。”
烏菏看了一眼身旁突然湊過來的人,也學他放低了聲音,解釋:“我就在這兒坐着,沒有吓他。”
謝虞琛似嗔非嗔地看他一眼,坐回了原位,上下打量了一圈烏菏後,撇了撇嘴道:“你看你現在這個樣子,光坐着就很吓人了,誰見了你不怕?”
“你也怕我?”烏菏挑眉。
“……那倒沒有。”謝虞琛失語,但他很快又反駁道:“但別人又不是我。”
“原來是這樣。”烏菏裝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理直氣壯道:“那就不能怪我了,得怪他們為何不能像謝郎一樣。”
“哪有這麽強詞奪理的。”謝虞琛抱怨了一句,翻了個白眼,把頭扭到另一邊,不理他了。
沒過多久,小厮便帶着從劉管事那兒得到的答案回來了,“劉管事說,大概要等十七八日。”
“那是不是有點太久了?”謝虞琛主動問道。
“本來這幾天天氣就開始轉涼了,等再過十七八日,你們家郎君再啓程返回淮陵,路上怕是不太好走。”
好像是這樣。小厮也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們家郎君在東山州待着的時日也不短了,再耽擱個十幾天,怕是不太行。
“那這可怎麽辦?”他下意識地問道。
“這樣吧,要不你和你們家郎君先回淮陵,等皮靴制好之後,我再讓人送過去。”謝虞琛提議道。
“況且制鞋最好有一個準确的尺碼,你們家郎君現在應該也不知道做多大的靴子吧?”沒有一個具體的尺碼,作坊那邊很難做出合腳的靴子。
“這個倒是無妨的。”小厮搖了搖頭,解答了謝虞琛的顧慮:“郎君雖然不知道具體的鞋碼,但我是記得的。”
“既然這樣,我可以直接把膠底給你拿幾雙不就行了?”
謝虞琛思路被打開,見對方似乎沒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又解釋道:“反正那靴子制作起來又沒什麽高深的技藝,只是比較費時而已。有了杜仲膠的鞋底,到了淮陵之後你随便找個成衣鋪子,讓繡娘現做便是。”
杜仲膠底的靴子和市面上常見的鞋子并沒有什麽大的區別,只要知道了具體的流程,随便找一件鋪子,都能做出一模一樣的東西來,況且以沈家的身份,怕是府上就有專門的繡娘裁縫。
“這樣可以嗎?”小厮有些忐忑的問道。他雖然沒做過生意,但也知道這賣靴子的利潤絕對比賣鞋底的利潤高的。直接賣鞋底給他們,只是方便了自家郎君,對方又得不到任何的好處。
“這有什麽不可以的。”謝虞琛直接拍板道:“你待會就直接跟着劉管事去庫房拿鞋底就行。”
不等小厮開口,謝虞琛就繼續道:“到時候你直接報腳的尺寸給劉幺,他自然會把相對應尺寸的鞋底給你。鞋底背面的最下面刻着尺寸,也不會分辨不清楚。”
“那我就替我們家郎君多謝謝郎了。”小厮彎腰,向謝虞琛拱手道謝。
打發掉沈元化的小厮,謝虞琛又偏頭看向烏菏:“要不我也讓作坊那邊直接把膠底給你?”
“不用。”烏菏直接拒絕了謝虞琛的提議,“我又不急着走,況且我預定的那些靴子也不用像這幾雙一樣精致,用不了那麽長的時間。”
“再不精致也得半個月的時間。”謝虞琛無情地反駁道。烏菏可不像自己一樣,是個無拘無束的社會閑散人士,光是朝中的局勢,就不允許他這麽悠閑。
“我也沒有忙到連這點時間都騰不出來。”烏菏笑了笑。
謝虞琛撥弄着手裏玉佩的穗子,吊兒郎當地回道:“那就好。別在東山州晃蕩一個月,回到京城才發現自己被架空了。”
烏菏也沒生氣,順着他的話:“多謝謝郎提醒,我一定注意。”
謝虞琛雖然這麽說,但他心裏也清楚這事不可能發生。
在烏菏離京之前,就吩咐過手底下的人,不要緊的事情他們自己處理就行,處理不了的,再來找他過目。
況且在東山州烏菏也不是雙手一攤,什麽事都不做了。京中還是會定期送來需要他處理的政務。就在今天早上,謝虞琛還看到烏菏在書房批閱侍衛送來的一摞文書。
作為膠底靴的第一個客戶,烏菏一出手就預定了兩百雙靴子給他身邊的金甲軍侍衛,其中還有不少人都和謝虞琛打過照面。
兩百雙不是什麽小數目,不過好在這些靴子并不需要像謝虞琛給烏菏的那兩雙那麽精致。最複雜的那道染色的工序也被省掉了,而且皮靴做起來也比錦靴要省力。他還可以直接派人去收購鞣制好的皮子。
而除了給侍從的靴子以外,烏菏還給宮中的那位小皇帝預定了幾雙。雖然這個小皇帝還沒有完全掌權,朝政大權一半在烏菏手中,另一邊在輔政的幾位丞相手中,但他的身份仍然是沒有人可以相比的尊貴。
作為南诏最尊貴的人,皇帝的一言一行就像是整個國家的風向标,是貴重、優質的代名詞,也是行走的廣告牌。
可想而知,等膠底靴穿到小皇帝腳上後,不需要任何推銷,膠底靴立馬就會成為士人群體中最風靡的産品。他們把靴子穿到腳上後自然能明白杜仲膠鞋底的優勢所在。
從這件事上,謝虞琛也窺探到一點,那就是小皇帝和烏菏的關系可能并不像外人所認為的那樣勢同水火,起碼烏菏對于小皇帝來說,應該算是一個比較信任的存在。烏菏也是比較照顧他的。
這謝虞琛倒是并沒有多驚訝。在榆林的時候,謝虞琛就從烏菏寄給他的信中發現了這件事。
兩人在信中時不時會提起各自生活中的瑣事,烏菏就會提到這位居于深宮中的小皇帝。
大部分時候,在烏菏信中,這位小皇帝的形象都是比較正面的。只是偶爾,烏菏也會因為小皇帝的讀書問題而發愁,向謝虞琛取經,如何讓半大的孩子乖乖在書房做一下午功課。
這自然是很難的做到的。謝虞琛也沒有很好的辦法能治得了不愛讀書的熊孩子。
況且就連謝虞琛自己,在十幾歲的時候,也是學校後牆的常客。相比起時不時逃課的謝虞琛,小皇帝只是在天氣好的時候,在暖融融的陽光中趴在桌上打個盹,已經是很好的孩子了。
不過謝虞琛之前倒是沒想到,烏菏這樣的人也會有這些平凡的困擾,像是一個普通的、會為了小弟的學習操心的兄長。一下子就從高不可攀的神壇,走到了俗世的紅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