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第 3 章
第3章
馬車進皇城時候,雨已經停了。
常進寶再三揣摩了天子的內心想法,按慣例來說,天子現在心情不錯,便叫來小徒弟代替自己站班,自己直奔蓬萊殿去了。
蓬萊殿這一帶住着太後太妃們,天子無後妃,先帝遺留下來的妃嫔也不必興師動衆地搬遷。
相較于其他宮室,一踏入蓬萊殿的範圍,仿佛時間流速都變緩了。
在內侍奉的都是有品級的女官,見到天子身邊人也沒有露出驚詫的神色。
為首的女官往前幾步向他作揖,常進寶趕緊還禮:“我來給太後問安的。”
女官的視線掠過洇出深色水痕的肩頭和衣擺,微微一笑:“娘娘還在休息,待我進去通禀。常少監先去烘一烘衣裳再喝完姜茶吧,陛下跟前的人更要注意身體,受涼了耽誤差事可不好。”
常進寶不好意思地抹了把臉,身上衣衫進了雨水,這會兒走得急又出了點汗,中衣黏在身上的滋味是不好受。
小女使帶他去換衣服,女官才轉身進殿。
殿內缭繞着檀香味,太後是個慈眉善目的女人,常進寶卻清楚她絕非表面那般好糊弄,老老實實把天子今日的行程說了。不過他到底在天子身邊侍奉多年,很懂得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只誠實道出他去慈恩寺進香供燈的事,只字未提偶遇的陌生女郎。
聞言,太後蹙眉:“早不去晚不去,偏偏今日我讓他來吃頓便飯,就去佛寺了?”
她問得犀利,常進寶還硬着頭皮辯解:“陛下前幾日就和奴婢說過這事兒,但一直被政務絆身,今日恰好得空就去了。陛下去慈恩寺也是為娘娘祈福,一片孝心都系在娘娘身上。”
“少拿花言巧語搪塞。”太後面露不虞,“我這幾天接見了幾位入宮請安的命婦,要不是政務絆身,他怕是連夜要逃出去住佛寺裏呢。”
女官面上都露出一點抑制不住的弧度。
常進寶哪敢再說,低t垂着頭嗫嚅幾聲,暗想主仆情誼到此為止了,陛下還是自求多福吧。
“行了,你回去當差吧,陛下離不了你。”常進寶如獲大赦,剛準備告退,又被太後喊住,“等等,你去告訴他,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明日來我這用午膳。”
如他預料那般,天子的臉色一下垮了。
“非去不可?”
“非去不可。”常進寶嚴肅地點頭,“陛下,只是和太後娘娘用頓午膳,您還是去吧。”
天子冷哼:“那幾個入宮請安的命婦家裏都有芳齡待嫁的族女,打得什麽算盤一清二楚。”他目光一轉,追問道,“送傘的事沒說出去吧?”
常進寶一凜:“沒有沒有,奴婢什麽都沒說。”
天子的神色這才緩和了些。
他對那位女郎多瞧了幾眼,也僅限于容姿出彩,恰好是他喜歡的類型,才多偏愛了些。要是被太後知道,真怕她病急亂投醫直接打聽女郎是誰家的女兒,把人綁進宮。
要說天潢貴胄也有解決不了的家事,太後尤其聽不得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婦人說自己兒孫繞膝、四世同堂的樂趣。
天子及冠時候朝廷剛安穩不久,他自稱根基薄弱不适合此時娶妻納妾,以免再度讓世家找到機會把控朝政。太後想想覺得十分有道理,結果天子每年都拿這個理由敷衍她,一等就等到二十五歲那年,天子頂不住太後和朝臣雙重施壓。
最後他一拍桌子想了個主意,把儀王嫡子過繼來當太子了。
太後得知當天氣得差點暈過去。
朝臣們雖有不滿,但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別的理由發作——他們要求國有儲君,現在确實有儲君了,儀王正妃所出,天子的侄子,正兒八經的金枝玉葉。
一直到現在,天子後宮還是空空蕩蕩,太後旁敲側擊詢問給天子請脈的太醫令,是不是有什麽不便明說的隐疾,太醫令一致否認說天子氣血充盈,身體康健。太後不死心,又傳喚寝殿侍奉的宮人,依舊一無所獲。
要不是天子确實是從她肚子裏生出來的,太後都得懷疑是不是被人“貍貓換太子”,不然怎麽先帝耽于美色後宮美人如雲,兒子卻是個油鹽不進的木頭。
太後嘆氣,還是在女官奉上的菜單裏勾選了幾樣天子喜歡的菜式,布菜時還叫女官多往他面前擺。
天子揣着心事,山珍海味也勾不起食欲。
“最近幾日,那些诰命夫人跟商量好似的,紮堆往我這跑。”太後了解自己兒子,她不主動提及,他就真能裝傻裝到結束,因此太後開門見山把話題引出來了。
天子點點頭:“阿娘常說深宮寂寞,讓她們陪着說說話也挺好的。”
“确實,你身邊盡是些黃門宦官,自然不懂女郎的貼心。”
“阿娘不必擔心,我身邊人都很盡責。”
常進寶得了天子眼神示意,立即接話:“太後娘娘放心,奴婢一定侍奉好陛下。”
太後理都沒理他,繼續說道:“你是不知道,她們旁敲側擊地就想從我嘴裏套話,試探今年禁內有沒有選秀的意思。”
該來的還是要來的,一味地逃避也躲不過。
天子擱下筷子,答道:“國事未平……”
“行了。”太後打斷他的話,“別拿你那套說辭來敷衍我。”
天子及時住口。
這種時候就不要忤逆太後,免得讓她心情更不爽。
“也怪從前阿娘人微言輕,連帶着你也不受重視,讓你在先帝那受了許多委屈……”說着說着太後就要拭淚,一旁的女官上前溫聲安慰她。
天子內心也湧上愧疚:“有阿翁庇護,兒子沒受什麽委屈。時局混亂,阿娘也是身不由己。”
太後止住淚,在女官的安撫下緩過氣:“罷了,跟你也沒什麽可說的。徐國公夫人前兩日來找我,想讓我為五娘子擇一門親事。”
徐國公是太後娘家人,天子登基後給母家封了個虛銜,徐國公夫人會求到太後面前倒也合情合理。
“那五娘子我見過幾次,冰雪聰明很是可愛。”太後看向他,“徐國公夫人問能不能親上加親,我聽着她就像是沖着你來得,不然哪能叫親上加親呢。”
“阿娘應該是回拒了吧。”
“當然,五娘子去年才及笄,比你小了一輪有餘,你這把年紀配人家小娘子有點委屈了。”
天子呷了口茶。
“不過我想着太子還未娶妻,五娘子是嫡出,身份也相配。兩個年輕人是不是能相看一下?”
徐國公夫人的野心還挺大,知道太後心軟拒絕不了娘家人的請求,進不了天子後宮就進太子東宮,左右都是賺。
天子自然不會由着這麽來,思忖道:“太子妃的人選已經有眉目了。“
“是哪家的小娘子?”
“崔積繁的女兒,我已下旨讓她進京,算算日程應該是快到了。”
“崔積繁……”太後念了幾遍。
這名字她許久不曾聽聞,但絕不會忘記。
當年沒有崔尚書舍生忘死替天子擋下那一箭,這會兒坐在龍椅上的多半是旁人了。三年前崔積繁病逝在宣州,她還專門派人去吊唁過。
“你要報恩我不反對,但崔娘子作為太子妃,是不是身世不太妥當?”
“我有考量。”天子道,“崔積繁的夫人出身鄭氏旁支,鄭鶴榮為人本分,可以一用。”
現在早已不是門閥世家看不上皇家的時候,他的祖輩也是世家出身,改朝換代之後對世家的打壓尤為嚴重。
他說得在理,太後點點頭,順着他的意思:“那也好,徐國公夫人那我另外給她留意合适的權貴子弟就是。”
和明白人聊天就有這好處,她要給娘家人多占點好處不假,但也不會仗着皇帝生母的身份為所欲為。
後半程吃得還算愉快,母慈子孝,順便提了太後過段日子要住去外面禮佛散心的計劃。天子吩咐常進寶把這事兒記下,讓尚宮局仔細操辦。
等用完午膳,女官要服侍太後歇息,天子順勢告退。
蓬萊殿涼風習習,天子步子走得不快,常進寶跟在後頭,一塊兒賞了宮苑內的花草美景。
“常進寶。”天子突然叫他。
“奴婢在。”他應了一聲,但等了會兒天子也沒說話。
常進寶觑了眼天子的神情,倒也沒有什麽惱怒不悅的模樣,只是皺着眉,那張端莊清俊的臉上難得露出一絲不解:“……朕年紀大了嗎?”
常進寶呆住,腦中飛快地思索着天子怎麽會問這種問題。
他很快意識到是不是因為太後評價徐國公家五娘子那句話,讓天子心裏有了疙瘩。
于是常進寶立即答道:“陛下正值大好年華,您忘了去年圍獵?那些郎君們也沒讓着您啊,個個追着搶着,最後不還是陛下拔得頭籌?”
“有理。”天子面上陰霾煙消雲散,腳步輕快地跨過蓬萊殿門檻。
蓬萊殿的對話很快傳到東宮。
從東宮屬官口中聽到,太子還不敢置信,又問了一遍:“你打聽到的,是崔家的女郎?”
屬官剛要開口解釋,太子已經開始長籲短嘆:“皇叔還是用心的,若是有崔家做助力,那些大臣們還敢看看輕我嗎?”
他正欲追問更多,卻看到屬官一臉為難。
太子升起一股不妙的預感。
在追問之下,屬官才支支吾吾道:“不是那個崔氏……下官打聽到,是崔尚書的女兒……”
“崔尚書?”太子問,“朝中哪有崔尚書?”
“是從前那位為陛下擋過箭的崔尚書。”
太子斂眉,這麽一說他想起來了,是有這號人物。
那會兒他還是個小孩子,也是從長輩口中聽說的。他印象中那位救駕有功的崔尚書撿回一條命後就帶着家人回宣州了,怎麽憑空還冒出個女兒要給他做太子妃?
“殿下,雖說那崔尚書跟崔氏關系淡薄,但那崔娘子的母家是鄭氏在京中的旁支,也能為殿下助一臂之力。”
屬官說什麽太子都懶得再聽了,他是天子從儀王那要來的,生父是個花天酒地的富貴親王,不能給他半分助力。他這個儲君位置坐得岌岌可危,迫切地渴望擁有一位母家強盛的太子妃。
結果日盼夜盼,最後竟然是個……還沒見到未來太子妃本尊,他已經先入為主地開始厭煩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