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嘀的聲音在群光工地的臨時辦公室裏響起,開會的衆人面色凝重,更甚至面如死灰。蘇涼瞥了一眼放在桌面上的手機,看見虞纾茵的名字,立刻就拿起手機查看了信息。就那麽兩個字,蘇涼也是來來回回地看了好幾遍,才收起手機,繼續開會。
他們正在商讨如何解決這次的材料事件,并且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更重要的是,極力挽回公司聲譽。
蘇涼的主張非常大膽。從公司着手補救開始直到工程完工,全程公開化。并且邀請相關媒體到工地跟蹤調查,全方位地将這次的事件炒到白熱化的階段,讓公衆來監督并且見證。
這麽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公衆重新認識蘇氏,重新信任蘇氏。
當然,這也就相當于在懸崖邊上單腳跳,一個不小心,可能就跌進萬丈深淵裏去,萬劫不複了。
所以,有相當一部分人反對,但最終的投票結果顯示,百分之六十的人同意這個方案。接下去幾天,蘇涼親自上場,把原先不符合的材料全部換成了合同上指定的,并且請了好幾家電視臺全程跟蹤報道。
6月20日,群光商場主體建築12層到15層,正式開拆。
虞纾茵被王珞拉着坐在電視機前,看着工人們掄着榔頭敲掉牆體,“砰”的一聲,牆面裂開了幾道口子,再幾下,原來完完整整的牆,就缺了口。
“蘇涼可真是有魄力,換成別人,拼了命也得遮着掩着,他完全反其道為之。”王珞啃着一個梨,一邊看一邊評論。
不一會兒,電視畫面切換成到了蘇涼站的那邊去。蘇涼今天沒有穿西裝打領帶,而是穿了一件海藍色的棉T,下面穿了一條黑色的牛仔褲。頭上帶着一個黃色的安全帽,看上去很有趣。
記者正在采訪蘇涼。虞纾茵去了趟廁所,回來的時候,聽見蘇涼在說:“……對,我希望江城所有的人,都可以通過這件事了解到蘇氏行事的原則。我們不僅僅是商人,我們也是家人深深的牽挂。我比任何人都希望,蘇氏的每一位員工,以及每一位試用蘇氏産品的人,都可以平安健康。”
“蘇總,自從我聽說08年汶川地震之後,你曾經去過綿陽做志願者,有這樣的事嗎?”一個記者問。
蘇涼聽見問話,看了一圈兒,目光最終落在問話的記者那邊,禮貌地點頭,回答:“是的。”
“當你親眼見過那樣滿城的瓦礫災民之後,你怎麽還可以讓這樣的豆腐渣工程再出現在江城?當年有多少生命就是埋葬在廢墟裏,又有多少個家庭,失去了至親!你又憑什麽讓民衆再相信你?”記者氣勢洶洶地發問,臉上一派痛色。
蘇涼也是一愣,不過很快,他就調整好,對着鏡頭深深地鞠了一躬。再直起身體的時候,他說:“這是我工作上的失職,我非常抱歉。”
在場的記者們顯然已經不是剛才那副模樣了,一個一個都拿着話筒對準了蘇涼,那眼神,分明寫滿了懷疑。
蘇涼看着那些記者,思緒卻飄回到08年,那些在綿陽的日子。
他記得,5月15日晚上八點多,他被一個志願者叫到了一片廢墟前。那個人告訴他,那底下埋着一個小女孩,就在剛剛,斷了氣。她媽媽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哭着喊着要扒開廢墟,把小女孩的屍體找出來。
最後,他們兩個,連同幾個解放軍,徒手挖了兩個多小時,終于把小女孩的屍體從廢墟裏抱了出來。小女孩的手上,緊緊地握着一塊沾滿了血的手帕。
那個時候,他已經去綿陽兩天了,已經見到了太多太多的屍體和生離死別。可是,當小女孩的媽媽從他們身後撲上去抱着女兒的屍體恸哭的時候,他忍不住落下了淚水。那些淚水,曾經灼痛他的肌膚,他的心。
蘇涼沉默着,好一陣才目光堅定地看着那個記者,說“謝謝你提起綿陽,謝謝你讓我想起那段在綿陽的日子。在這裏,我鄭重地承諾,如果日後蘇氏再發生這樣的事情,我二話不說,立刻解散蘇氏!”
虞纾茵沒有想到蘇涼會做出這樣的承諾,一時間,心裏噗通噗通跳地飛快,眼睛一錯不錯地看着屏幕,看着蘇涼。她知道,自己在為他擔心。她并不是有多擔心蘇氏的未來,而是擔心蘇涼的情緒。
剛剛,她隔着千山萬水,看見了他眼裏的淚。
=================
寫這一章的時候,心情很複雜。
很想靜下來寫,可是心裏真的很不平靜。
四年了,不知震後的家園是否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