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寒冬,朔風凜冽,大雪紛飛,天地之間盡是白茫茫的一片。
黎明時分,靜寂無人的曠野裏一隊人馬緩緩行來,為首的是一名膚色白皙、俊雅溫和的年輕男子,眉目間有幾分淡淡的倦意,畢竟在這樣的天氣裏接到調令啓程上任本就是個苦差事,何況時值年關,本該留在暖閣裏與嬌妻幼子擁爐賞雪、談笑晏晏,可是他卻不得不帶着家人在這大雪天裏長途跋涉。
只因皇命在身,所以即使今天是大年初一,而他們恰好正從當時很繁華的太原城外經過,也僅僅是派遣仆人進城去采辦了一些路途所需的物品,夫妻二人在城外歇息等候,接着又得繼續上路。
刺史這個官職本是由漢朝開始,武帝廢除監禦史,将全國劃分為十三州,各州任免刺史一名,相當于檢察官,受禦史中丞管轄,次于太守。
漢成帝時改刺史為州牧,哀帝時候又複稱刺史。
靈帝時改刺史為州牧居太守之上,掌一州軍政大權。
隋唐時期,曾廢州改郡,由于節度使不得徑自奏事上計,節度使自署刺史職任漸輕。
所以毓敏中雖然被任命為邢州刺史,但職權并沒有多大。
說來真是巧,就在毓敏中去邢州上任途經太原的那一天,正是太原第一大戶雲家慘遭滅門之日。
他們并未得見,只是道聽途說而已,想到馬車中尚有嬌妻幼子,他便立刻禁止家丁們再議論此事,血腥味太重,生怕會驚到車中人。
毓敏中是個文官,雖然也曾習武練劍過,但是平素他也和那些士大夫一樣最忌以武犯禁好勇鬥狠的江湖人士。
所以對那些火并仇殺之類的事并不感興趣,心裏想的是快些到達目的地,安頓好家人然後接管政事等等。
太原大戶雲家據說是當朝巨富之一,累世經商,生意早就遍布大江南北,甚至已經涉及到關外邊塞了。
也許是樹大招風吧,關于雲家的負面傳聞也是比比皆是。
曾有傳聞說雲家乃前朝****宇文氏的後裔,隋末之時其祖先宇文化及弑君自立,後兵敗死于窦建德之手。但是宇文家乃是隋朝大權貴,又是皇室姻親,聚斂的財富龐大的驚人。
世人皆知炀帝好女色,但卻忽略了他同樣的好涉奇珍,當時全國甚至外邦附屬小國的奇珍異寶都被搜羅起來進獻給了隋宮。
而宇文化及弑君後那個隋宮的神秘寶庫自然就落到了他的手裏。
宇文化及老奸巨猾,自然料想得到自己将來肯定不得善終,所以早在魏縣時便已經安排好了身後事,将自己的後人連同傾國之寶的秘密都托付給了可靠之人帶到了民間,遠離兵禍和争鬥。
亂世中的英豪,誰還沒有幾個過命之交和心腹愛将了?所以自那之後雲家世代經商,遠離仕途朝政,正是秉承祖訓。
而他們所取姓氏‘雲’正好是‘宇文’二字的諧音。
但是這些傳聞是否屬實就沒有人知道了,況且那也應該是朝廷的事,百姓們是不會在乎的。頂多就是當做茶餘飯後的坊間談資而已。
可是誰也沒想到,就是因為這些累世積攢的財富和關于前朝寶藏的傳聞,竟讓雲家遭到了滅頂之災。
風雪漫天的太原城外,毓敏中正負手立在車隊前望着白茫茫的曠野出神,忽然間,他看到古道上有兩個小黑點冒了出來,初時還以為是野兔之類的,但是下一個瞬間,那兩個小黑點就近前了十餘丈。
他以為是幻覺,所以揉了揉眼睛,可是就那麽一個瞬間,那兩個黑點已經愈發近了,他這才看清楚,原來竟是兩個并肩而行的人。
只見那兩個身影在雪野中縱躍疾馳,不消片刻就到了視線可及之處。
卻原來是一個頭道風帽發髻高挽的蒼松古柏一般的老人以及一名十餘歲的幼童,雖然看不清相貌,但是隐約可以分辨出來體型輪廓。
就在他沉吟之際,那兩人已經從他面前疾馳而過,衣袍帶起的雪沫差點迷了他的眼睛。
只見身後的下人們一個個目瞪口呆,大約是第一次見到了傳說中的高人吧!
正自興奮不已,準備大肆談論的時候,忽然想起來主人就在那裏,所以立刻噤聲,彼此用眼神心照不宣的交流着。
毓敏中其實心裏也是很詫異的,雖然常常聽到這些關于民間江湖俠士的種種傳奇行為,但畢竟未曾親眼所見,因此常嗤之以鼻。
而此刻親眼目睹那老道和幼童如此詭異的身法,不由得大為驚嘆。
可畢竟是不入流的江湖小巧技法罷了,登不得臺面。
他搖了搖頭,不再去想。